撰写人:黄振平 审核人:李岩
根据学院部署和教务处安排,文化系启动了新一轮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。
7月3日上午,文化系系主任组织学科带头人、教研室主任、专业教师代表等相关教师,就历史学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,进行了专题讨论。相艳副院长应邀参加了讨论会。她强调文化系一定要高度重视新一轮的修订工作。提出要了解教育部即将出台的高校专业质量建设标准,遵照学院下发的指导性意见和院领导的相关指示,贯彻修订的指导思想,体现修订的基本原则,遵循修订的总体思路,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好修订任务。她从学院转型发展的要求和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出发,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,针对现行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,提出了修订的具体指导意见。强调一定要完善课程体系,按照“平台+模块”的开放式课程体系,设置各类课程;要明确区分“学科基础”与“专业基础”两大平台课程,合理设置专业发展的不同方向;要合理安排课程的课时分配和学期分布,处理好通史类课程与专题史课程的比例关系,确保开齐核心及课程,按照课程间的逻辑关系,合理整合归并课程,适当减少课程门数,避免课程的碎片化现象。在讨论中,系主任强调,人才培养方案是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;人才培养的修订,事关人才培养的质量。她希望通过人才方案的修订,总结以往研制人才培养方案的经验,分析先进院校同类院校培养方案的特点,借鉴同类院校培养方案的优点,修订好我系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,并分析了现行方案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,提出了这次修订工作的整体安排和基本思路。学科带头人要学习先进和同类高校方案的优点,保持现行方案的特点,改进现行方案的不足,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,认真修订现行培养方案;强调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,适当增大实践课程设置比重,合理有效安排课程实习、教育见习、学术讲座、专业考察等实践环节。与会教师代表,也都按照修订方案的指导思想和相关要求,结合各自的教学经历,畅谈了在课程设置、课时分配、课程特色、实践教学等方面修订的初步意见。
通过这次研讨,文化系统一了对修订方案的思想认识,明确了修订方案的基本要求,确定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基本步骤,要在广泛征求专业教师意见的基础上,先形成初稿;应搜集不同层次尤其是同类院校的现行方案,进行对比研究;再邀请组织相关专家尤其是校外本学科知名专家,进行专业论证,深入研讨,反复修改,最终高质量完成修订任务。
历史文化与旅游系
2015年7月6日